记者手记:捕鱼者新说
记者手记:捕鱼者新说
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3日电题:记者手记:捕鱼者新说
新华社记者郝玉、丁磊
63岁的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将撒了半辈子的渔网收进了箱子底。阳光明媚的初夏,坐在自家的农家乐小院里,看着各地游客进进出出,那些滚钩、拖网的日子恍如隔世。
新疆哈萨克族居民大部分以牧业为主,但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乌伦古湖畔的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,却祖祖辈辈靠捕鱼为生。一条木船、一张渔网、一只铁桶,便是他们一家最重要的财富。
背靠新疆北部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,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以湖为家,逐鱼而行,可贫困始终如阴影一般笼罩着这里的渔民。“想出去打工赚钱。”每当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闪过这个念头时,他的父亲便会泼来冷水:“家里谁来捕鱼?出去又靠什么生活?”
没有草场,没有牲畜,甚至没有一技之长,捕鱼似乎成了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逃不掉的宿命。
他不得不接受眼前的现实。为了捕到更多的鱼,他和父亲常年漂在湖上。每天早上不到6点,父子俩就开船进湖,两人交流不多,但配合默契。赶上运气好的时候,两三个小时便可装满一桶。有些时候,则需耗费八九个小时。
除了捕鱼,还是捕鱼。在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的记忆里,这是一家人最重要的事。然而,常年高强度的捕鱼生活令父亲积劳成疾。离世前,父亲一遍遍嘱咐他:“有湖的地方,就有水喝,就能吃饱,千万别离开这里。”
正如父亲所希望的那样,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再也没有离开过乌伦古湖。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,父亲执着了一辈子的事业,很快就在他的身上改变了。
由于上游地区来水逐年减少,乌伦古湖面临湖区面积缩减的困扰。进入20世纪90年代,当地对非法捕捞管理越来越严格,还制定了禁渔期,乱捕乱捞现象开始减少。
“不捕鱼,靠啥生活?”
“不捕鱼,我又能干啥?”
这也是大多数老“渔民”的焦虑。为了让大家放下渔网改吃“旅游饭”,近年来,当地结合哈萨克族传统文化,打造特色民俗体验式旅游,湖畔规划区陆续建起渔猎文化馆、文化广场,还依托合作社和带头人发展农家乐,形成了特色“毡房部落”。
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第一次觉得,年轻时想要打工赚钱的梦想离自己如此之近。虽有诸多忐忑,他还是拿出近两万元的家底,在家门口布置了一间简单的毡房。
2017年,随着乌伦古湖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,夏观景、冬捕鱼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,农家乐随之人气高涨。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说:“每年到了七八月旅游旺季,一天就能赚1000多元,现在靠农家乐一年赚三四万元不成问题。”
“还捕鱼吗?”
“日子好了,谁还想去捕鱼?”
虽然收起了渔网,但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对乌伦古湖的感情却没有改变。他时常奔波在乌伦古湖20多公里的湖畔边,巡湖、记录……成了一名生态保护巡查员。
虽然不再捕鱼,但黑巴多拉·木哈买迪亚只要有时间,总是坚持去看乌伦古湖的晨曦,看那波光粼粼的湖面,水天一色,慢慢地由深黑变成浅黑,“乌伦古湖养活了我们家祖祖辈辈,现在该是我报答它的时候了。”
随着乌伦古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,如今湖区鱼类种类开始增多,河豚、湖拟鲤数量也明显增加,就连世界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也前来觅食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