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移动出行的变革方向: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与电动化趋势的不变
随着车辆电气化的稳步发展、微出行方式的持续增长、自动驾驶技术的深入探索,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出行领域的多方尝试和应用,全球移动出行市场继续变革、发展。
但依然不可避免面临一些挑战:欧美主流汽车市场电动汽车销量放缓;电动汽车里程焦虑、充电焦虑依然存在;自动驾驶应用瓶颈和缺少公众认可导致发展受挫。
然而,全球汽车业仍处于重大变革之中,尽管部分地区电动汽车销售出现下滑,但整个汽车行业电动化的未来毋庸置疑,已占据本土市场强势地位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们正积极出海,寻求全球机遇,同时,中国、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以及科技公司继续在自动驾驶领域“锲而不舍”,不断推出搭载更先进驾驶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。
2024年,移动出行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何?麦肯锡的报告指出:
▍电动汽车销量正增长
虽然受宏观经济前景悲观影响,消费者需求有所下降,导致电动汽车销量放缓,但长期来看,全球主要地区的电动汽车销量将保持正增长。据预测,到2030年,全球纯电动汽车乘用车市场的需求量将从2021年的650万辆增长至约4000万辆,提升六倍。
▍电池需求稳步增长
麦肯锡电池团队预测,2022年至2030年,从采矿到回收的整个锂离子电池产业链预计以每年27%的速度增长,届时该产业链市场价值将超过4000亿美元,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700吉瓦时,据估计,2030年电动汽车所需电池需求将达到4300吉瓦时,占比最大。
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优势显著
中国作为电动汽车生产销售的“前沿”市场,诞生了很多本土电动汽车品牌,除了在国内销售强劲,更是积极出海,这依赖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一体化的产业链,一方面能够提供从原材料到电池,再到数字服务的全流程服务,另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具优势的销售价格。随着全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,其他国家的汽车制造商也在构建一体化的产业链,提高产品竞争力。
▍自动驾驶曲折前行
自动驾驶的技术复杂性让其可大规模采用的未来还很远。据预测,2026年左右,有可能实现具备L4级部分功能车辆的大规模采用,而在城市环境中驾驶更复杂的应用还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。
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出行行业应用领先
麦肯锡对全球3500家专注于数字化或汽车“四化”趋势的出行初创公司进行分析后发现,与其他前沿解决方案相比,他们更有可能投资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。因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解决工程、研发、采购、制造、营销和销售以及生命周期服务相关的痛点,所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出行行业应用处于领先地位。
▍空中交通投资放缓
2023年空中交通行业喜忧参半。该年度披露的投资总额为45亿美元,低于 2022年筹集的49亿美元,但交易数量增加了一倍多,达到151笔。在行业领先的七家专门从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公司中,累计披露的试飞小时数超过8000小时。
▍外部投资呈现乐观迹象
在出行领域,重构汽车价值链以支持电动汽车生产,或是为自动驾驶构建软件堆栈所需的密集测试和反复改进,都涉及诸多复杂问题,这些研发需要大量外部投资者的巨额资金支持。但2023年初出现了投资者撤资的迹象,与2022年同期相比,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额下降了44%,第二季度下降了13%。不过,到2023年下半年,出行领域的投资显示出积极的势头,预计这种积极的投资趋势将在2024年继续。电池公司,以及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公司吸引的投资相对更多。
▍消费者的关注热点在电动、智能和网联
调查显示,有42%的受访者表示再购会选择电动汽车,希望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能达到437公里。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也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,69%的受访者希望再购车辆能搭载更多的车载互联服务,而34%的受访者希望能拥有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。此外,有47%的潜在电动汽车购买者愿意尝试线上购车。
▍消费者重视电动汽车的创新和个性化定制
电动汽车买家重视创新,这种偏好不仅体现在汽车产品上,还扩展至购车过程本身。调查显示,电动汽车买家比传统汽车买家更在意个性化定制内容。例如,他们希望预购的车辆拥有更少的预配置选项,在购车后、交车前能有机会更改配置。潜在的电动汽车买家还希望拥有更多的便捷性、简单性和价格透明度,包括能够提前预约试驾和在线获取购车金融方案。
▍消费者尝试更多元、可持续的出行方式
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,消费者对出行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选择。麦肯锡调查显示,消费者的出行偏好已经发生变化,虽然私家车依然是道路上的主角,但40%的受访者表示会采用多种出行方式,例如电动自行车等环保工具;62%的受访者表示,为了环境的可持续性,已经开始改变出行习惯,20%的受访者考虑在未来十年用其他出行方式取代私家车,如果自动驾驶类车辆普及,许多人愿意尝试自动驾驶车辆。
聚焦微出行方面,近33%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增加电动滑板车、自行车等微出行工具的使用频率。据预测,到2030年,全球微出行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600亿美元,欧洲将占据这一市场价值的最大份额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