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排冠军成员周鹿敏:女排神鹿 永不言苦
周鹿敏 女排神鹿 永不言苦
1981年
周鹿敏与世界杯奖杯合影。图/中体在线
她是中国老女排“十二金钗”之一,1981年世界杯冠军成员。
她是全国“最佳二传手”,为中国女排率先实现三大球的突破立下战功。
她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坚持“三从一大”训练方针,轻伤不下火线,重伤也得坚持。周鹿敏说排球运动给了她坚韧的性格,让她能够泰然面对人生,哪怕再苦再难都觉得不是事儿。
她退休后又专注气排球项目推广……周鹿敏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于排球事业,“跟排球相处几十年了,轻易扔掉的话,情感上割舍不下。”她说。
从业
从零基础到全国“最佳二传”
之前没有运动员经历的周鹿敏,在16岁那年因为个子高被业余体校选中,开始接受排球训练,1972年选入上海青年队。
据周鹿敏回忆,在上海青年队期间的耐力训练最多,3000米跑是每个星期雷打不动的“保留节目”。而耐力不仅仅体现在身体素质上,还有技术上的极限耐力,在训练中,脉搏常常达到每分钟200次以上。在上海青年队期间,周鹿敏每天的训练节奏就是技术课3.5至4小时不间歇;身体素质训练,包括速度、力量和耐力等;最后是单项技术,如发球、二传、接发球等运动量不算很大但技术性很强的训练。几乎每天3节训练课下来,都是精疲力竭的,而周鹿敏这一练就是4年。
长年累月的高强度训练,让周鹿敏在十几岁时就经历了膝关节半月板伤病,为了坚持训练,她不得不打封闭针。伤病最严重的时候,周鹿敏停赛停训半年,进行膝关节的治疗。即便在不能走路、跑步的艰难岁月,周鹿敏仍旧每天坚持做积极的恢复训练,腿不能动就做上肢训练。“我是运动员,运动员克服不了伤病就将面临淘汰,我必须咬着牙坚持。”周鹿敏回忆说。作为二传手,周鹿敏用她灵活的头脑和出众多变的组织技术,经常让队伍打出出其不意的快攻,她的这一能力也弥补了伤病带来的不足。
1979年全运会上,周鹿敏表现出色,并赢得了“最佳二传手”的荣誉,而她出色的发挥,也吸引了国家队的注意,同年,周鹿敏便入选了中国女排。
感悟
没想到打排球能影响几代人
1981年11月16日的那个夜晚,中国女排成为民族英雄。她们在第3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中力克日本队,首次夺得世界冠军。12位女排姑娘后来被国人称之为女排“十二金钗”。
1981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,国家需要一种精神支撑,而中国女排拿到冠军对全国人民来说无异于一针强心剂,各行各业都受到女排精神的鼓励。
周鹿敏回忆称,中国女排得胜归来,抵达机场是晚上,现场光线比较暗,“我记得非常清楚,出来后什么都看不清,黑压压都是人,真的是人山人海。”
回国后不久,袁伟民率领中国女排回到郴州参加庆祝活动。郴州训练基地是中国女排的基地之一,那时并没有如今的场馆,都是用竹子搭起的风雨棚和室外场地。南方没有暖气,最低温度可达到0℃左右,队员们既要承受南方冬天的湿冷,又要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压力,虽然条件比较艰苦,但那里承载了队员们许多难忘的记忆。
周鹿敏透露,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之后,自发来训练基地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,为了看队员们一眼,热心球迷们把基地的围墙都挤塌了。
#p#分页标题#e#“那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会得到全国人民这样的崇拜,排球运动会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起到这样的作用,更没想到的是,我们打排球的还能影响几代人……”周鹿敏称,“拿到世界冠军以后各行各业都把你当成偶像,不是现在的那种偶像,而是精神偶像。”
余热
退休后专注于气排球的推广
1984年,周鹿敏退役后到上海体育学院深造,后任上海女排教练,1997年起在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从事行政工作,前不久退休后,专注于气排球的推广。
从1972年接触排球到现在,周鹿敏几十年来从未离开过排球世界。对周鹿敏来说,排球是一份情怀,轻易扔掉的话,情感上割舍不下。而现在,排球在周鹿敏的生活中是事业,也是自己能驾驭的专业。目前,周鹿敏向体育爱好者教授气排球,推广全民健身。一星期有两三次活动,大家聚在一起锻炼身体、互相交流,参与者多达几百人。“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,既能延续我对排球的热爱,还能将这种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。”周鹿敏说。
几十年过去了,排球运动生涯给了周鹿敏坚韧的性格。“我们打排球的人一直不屈不挠,意志力很顽强,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。”周鹿敏表示,“运动员其实都是这样的,面对挫折、磕碰,比没有运动经历的人内心要强大。生活里再怎么困难,也没有打排球时期困难,这让我日后从事别的工作觉得什么都不是事儿了。”
在运动员时期,周鹿敏长期带伤训练,其他很多排球姑娘也是如此。“有时想想也挺不可思议的。当时我们觉得自己就应该咬牙坚持。”周鹿敏说。
采写/新京报记者 邓涵予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