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内外人士厦门探讨营商环境改革

网络 admin 2019-02-02 22:38  阅读量:14028   

   厦门11月28日 (杨伏山 李静)“营商环境问题,一定是中国未来发展最大的制约瓶颈。”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、厦大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叶建明,28日如是说。

  当天,第二届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与实践高峰论坛暨“中国营商环境优化最佳实践案例”专题分享在厦大举办,国家相关部委领导、海内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代表、营商环境研究学者及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代表200余人莅会。

  与会人士围绕“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”主题,碰撞观点,交锋智慧,深入探讨海内外营商环境现状及未来改革趋势。

  叶建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,厦大比较早就认识到营商环境的重要性,认为这一定是中国未来发展最大的制约瓶颈,因而于2015年初率先在全国开展营商环境研究、评估和改进等工作,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,规模也最大,有不同学院的教授参与,展开深度研究。

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、厦大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叶建明接受记者采访。 杨伏山 摄

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、厦大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叶建明接受记者采访。 杨伏山 摄

  他说,论坛吸引各地各级政府领导到会,与海内外营商环境研究学者交流,这是论坛最大的特色。

  由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本次高峰论坛,设立主题报告、案例分享、实地考察三个环节。主题报告聚焦国内外营商环境发展现状,探索未来改革趋势;案例分享将政府代表分享案例与专家点评有机结合;实地考察厦门作为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改革实绩。

  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司长杨洁,东南亚财务咨询主管合伙人、全球中国服务部新加坡领导合伙人KeoySoo-Earn(郭树恩),广东省政协委员、香港贸发局内地商贸咨询委员Gordon Lam(林至颖)及北京、厦门、沈阳等国内城市的代表到会发表主题报告。

  据介绍,本次论坛前期,厦大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举办了“中国营商环境优化最佳实践案例”征集活动,收到北京、福建、广东、山东、浙江、江苏、辽宁、贵州、广西、云南等各地各级政府提供的近百份实践案例。该中心专家委员会从中精选部分案例并汇编成册,并邀请其中十二位提交案例的政府代表在论坛上分享交流,营商环境研究专家针对性地对发言进行点评。

  论坛同期还将组织厦门自贸区“单一窗口”和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实地考察环节,让与会人士实地感受厦门市营商环境的发展态势。

  作为中国营商环境研究领域的开拓者,厦大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于2017年9月成立,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营商环境的学术机构。

  厦大副校长邱伟杰介绍说,该研究中心汇聚了厦大管理、法学等各学科的优秀学科资源,自创立以来就致力于反映中国真实的营商环境情况,在全国多地开展营商环境的评估工作。

  据统计,该研究中心已完成三十多个营商环境评估项目,提交近五百份的调研报告,先后为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住建部等国家部委提供营商环境改革咨询建议。(完)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